第十四章 进阶(十)-《天纵莫敌》
第(2/3)页
很快,就到了大观楼前,作为府衙的望楼,大观楼并不雄伟,也略显陈旧。曾经高耸的基台红墙,早已经斑驳不堪,正中城门依然幽深,但见碧瓦摩天、画栋飞甍、翼角凌空。两翼城墙相接,三层木制楼阁巍然屹立其上,却是蛛网暗悬,浮尘密布。顶楼上“大观楼”三字因为年久失修,早已失去了应有的光华。这种一条正脊、四条垂脊和四条戗脊构成的歇山式屋顶,必须五品以上官府或官员才可建造,可见当时,临江府官风之盛。骏马驰临,官轿出入,有人前呼后拥,有人登楼号令,好不威风。俱往矣,如今的临江府,除了门口的两个狮子一公一母,足有一人多高,颇显威风之外,剥落的墙体,脱落的油漆,除了能向人倾诉岁月的沧桑之外,便是对千年的见证。
在石狮子旁,站了两个国军士兵,荷枪站立。莫敌知道,或者这个老府衙里,现在被驻军占用成了军营。能够选这个位置驻扎,估计驻军首领多少也有几根雅骨。
转过县前街和府前路在大观楼前的丁字路口,便是当年的繁华路段,一路的楼台馆所不少,热闹程度却远不如鹰潭,甚至连景德镇也有所不如。好在这里仍然是一县之地,车水马龙,人气不缺。
“如果只是看街道两面的建筑,真以为回到了康乾盛世。”莫敌不自觉的停下了脚步:“只是看看铺面里的生意,就知道,这里已是昨日黄花。”
“也不错了。”周世铭指着正面一家相对豪华整洁的旅店,说:“我们还是先把行李放下再出来逛吧。”
莫敌点点头,走了进去。
旅店不便宜,托日本人的福,炸了赣江桥,临江镇成了从萍乡方向过来的终点站。萍乡每天过来一班车,中午前就到了临江,旅客不会在临江逗留,赶到樟树坐车到南昌。但是,从鹰潭过来的车却衔接不上,旅客要在这里逗留一晚。大多数旅客会在临江的候车室里熬一个晚上,但是一些经济条件好的,还是会进到临江镇里,找一个合适的旅店,住上一晚。今天,住宿的大军还没有到,莫敌两人可以从容选择,再过几个小时,大部队到达,哪怕是最贵的最差的房间也会有人要走。
莫敌不打算跟同一火车的人照面,趁着其他人还没有到,他和周世铭买了一只蒸好的永泰板鸭,一大饭盒的炒粉,一瓶当地著名的四特老酒,回到旅店,不打算再出来。
就着板鸭,莫敌自饮自斟,,不知不觉,竟然干掉了半斤多,如果不是周世铭制止,或者这瓶一斤装的老酒,就会全部落进莫敌的肚子中。“嗯,不错,清、香、醇、纯,回味无穷!好酒。”一边喝,还不忘记品评,这正是酒客的常态。
周世铭拿起挂在酒瓶上的小吊牌,轻轻念道:“亮似钻石透如晶,芬芳扑鼻迷逗人,柔和醇甘无杂味,滋身养神类芝灵。福哥,果然有这般好么?”莫敌点点头,说:“有米的清香,曲的浓香,窖的陈香,三型俱备而不靠,独树一帜可称奇。当年年轻,不知道酒中滋味,这番再饮,才知道,酒如人生,年纪越大便越懂得其中三味。”周世铭笑着端起莫敌面前的酒杯,浅浅的抿了一口,立即大口吐出,大叫难喝。莫敌哈哈大笑,女人与酒,向来不是一伙。
第二天一大早,旅店便开始吵闹起来,直到十点来钟,赶车的人全部离去,临江镇又恢复平静,每天就这样周而复始,临江人倒也乐在其中。做旅店的有了生意,卖早点的有了收益,做酒楼的不会空档,哪怕是周边的村民,也会把自己地上的出产,弄熟了到火车站零卖,换回盐钱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