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0章 新闻发布会-《浮尘之外》
第(2/3)页
还好此时是深夜,除了有人在房间里悄悄折腾外,整栋大楼看上去十分安详。
罗方伊、张智尧和司机王哥三人来到一楼大堂,办理入住。
罗方伊看了一下前台墙壁上的铭牌,标准间480元晚。
“张主任,这里是不是超标了?”罗方伊问道。
张智尧笑了笑“放心吧,来之前我问过了,协议价是220元,比标准还要便宜一百多。标准当中剩余的钱咱们刚好可以用来吃饭。我算了一下,咱们三个人,饭菜简单一点的话,是完全够用的。”
罗方伊听了张智尧这番话,忽然紧张起来,用住宿费吃饭?前几年刚刚因为举报信事件处理了一批人,他就敢顶风作案,这张智尧该不是疯了吧!
“这样合适吗?”罗方伊现在跟张智尧是一条船上的人,如果他做这种违规的事情,自己当然也会被牵连其中。
“放心吧,跟前台说了就行,发票开在一起,咱们不说,没人会知道。”张智尧胆大心细。
罗方伊管不了这么多,太困了,先住下再说。她现在最大的愿望是赶紧洗个热水澡,躺在被窝里舒舒服服地睡上一觉,至于其他的事情,明天再说。
“那就好,现在怎么安排?”罗方伊冲着前台的智能刷脸系统站好。验证成功!客服将身份证和房卡递给她。
“今天太晚了,外边还在下雨,咱们明早再联系采访?”张智尧担心,此时如果再冒雨去灾区的话,会险上加险,而且如果耽误了早晨的新闻发布会,更是得不偿失。
“你是领导,听你的。”罗方伊把张智尧推到前面。本来也是,在玉莲山宾馆,社长和曲长国是将他叫过去商量出差的事,而自己仅仅是被电话通知,这就是待遇不同。
再说了,记者行当有个不成文的规矩,资历浅的听资历老的,工龄短的听工龄长的,不跑口的听跑口的。
张智尧比罗方伊早入社三年,又是时政组的组长,论工龄论资历都在罗方伊之上。在罗方伊心里,早已默认这次报道由他带队,因此凡事都以商量口吻交谈。
更何况,这类采访由男生顶在前面更好一些。
虽然已是深更半夜,罗方伊还是美美地睡了一觉。真好啊,如此足矣!
第二天一早,三人不约而同出现在自助餐厅,简单吃了早餐。
“怎么样,昨晚休息的还好吧。”张智尧主动关心起罗方伊。
“还好吧,回去就睡着了。”罗方伊回答。
“真羡慕你啊。我就不行了,住下后又查了查网上舆情、官网信息和相关资料,三点才睡觉。不过只要能稍微休息几个小时,就会好很多,总比通宵熬夜好一些。”
张智尧这话让罗方伊不禁刮目相看,没想到这小子这么认真负责,相比之下,自己却满腹牢骚。
“怎么这么看着我?”张智尧被罗方伊这么盯着,觉得浑身不自在,他忽然明白了原因,浅浅一笑,“是不是没想到我这么拼命?没办法啊,你都说了,让我带队,要是出了什么岔子,我怎么跟领导交代?”
罗方伊点点头。
张智尧拿起一片西瓜塞进嘴里“早上一起床,曲长国就给我打电话了,安排了下一步的采访方向,早上新闻发布会的稿子咱们第一时间传回去之后,就得赶紧去灾区了解情况,这是最重要的。然后紧接着要去气象局、水利局这些单位。你也知道,现在不比以前,咱们除了给版面供稿子以外,还要给客户端和官微、公众号供稿,所以工作量和时效性比以前要求更严了。”
用官方语言说的话,张智尧所说的叫全媒复合型人才。
这是夏侯明奇担任
社长之后提出来的报社发展新战略,实际上是要求记者一专多长。说白了,就是记者不再像以前那样仅给报纸写稿子,还要给其他的新媒体平台素材,不仅只写文字稿件,还要去拍照片、拍视频,供给报社的各个新媒体端口。
至于这其中的好坏优劣,见仁见智,报社内意见不一。不过,罗方伊有一点搞不明白,现在都在说工匠精神,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,为什么领导却总是提复合?总是提一专多能?难不成领导们一个个精神分裂?强迫症?
不对不对,应该是自己水平低,领悟能力差。
不过,现在既然曲长国已经将所有的安排交给了张智尧,自己服从命令干活就是了。
罗方伊没有多说。
邑州市组织的新闻发布会原定时间是上午9点。
张智尧、罗方伊提前二十分钟来到座位席,他们原本以为这么早过来,应该能够占得一个好位置,不曾想,发布会大厅里人满为患,早已挤满了从全国各地蜂拥而至的同行们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