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丑时将至。 北京已经沉入了浓墨之中。 整个城内万籁俱寂。 更夫单调的梆子声时不时在深巷里拖出悠长的回响。 赫连步履无声,与藏海光明正大地走在空无一人的街道上。 街道上空荡荡的,一个人影都看不见。 古代不像是现代,想在街上玩多晚就能玩多晚,压根儿没有人在乎你。 古代皇帝为了维护京城的治安、防范夜间犯罪与叛乱,历朝历代都会实行严格的宵禁制度。 明朝也不例外。 明朝的宵禁是从晚上8点开始,直到第二天约莫凌晨4点的时候结束。 在这个时间段内,禁止民众在街上无故行走。 当然,也是有例外存在的。 比如公务通行、疾病求医、丧葬、火灾、特殊节日等等特殊的情况,通过禀报皇帝或者官员,得到准许之后,才可以继续在街道上通行。 还有一些人就算是违反宵禁的规定也不会受到惩罚,那就是权贵。 除了权贵之外,就是向更夫行贿或者依靠自己的本领不被抓的普通人。 赫连既没有行贿,也不是权贵。 但他带着汪藏海就这样明晃晃地走在大街上,却没有巡逻的士兵和更夫上前阻止他。 这就是“皇帝的新衣”的妙用。 赫连没想到这么快就派上了用场。 无形的皇帝新衣笼罩在他和汪藏海的头顶。 月光下,地面上连个影子都没有。 更夫的灯笼在幽暗的街道上如鬼火般飘忽不定。 走了大概半个小时,明亮的灯光驱散赫连脚下的黑暗。 暮雪楼到了。 各种各样精致的灯笼里烛火闪烁。 火光将剔透的琉璃窗户映照得流光溢彩,远观像是一条条流动的光河缠绕着楼体。 此时,暮雪楼大门紧闭。 但其中却传来阵阵欢声笑语。 琉璃的窗户上倒映着不少翩翩起舞的倩影。 赫连想起花金娘口中的小门,他带着藏海朝着暮雪楼的背面走去。 果然,在暮雪楼背后开着一扇低矮的小门。 明明大街上没有人,但这处小门前却门庭若市。 一眼看见的时候,恍惚以为误入了鬼市。 怪不得花金娘会认为暮雪楼背后的人是皇亲国戚。 在宵禁之下,还能这么明目张胆地做生意。 背后肯定有人撑腰。 形形色色的人聚集在小门前,叽叽喳喳地谈天论地。 即便是漆黑无光的夜晚,赫连的视线也并不受影响。 他远远地在小门的门框两边看到了一句诗。 “千山暮雪,只影向谁去。” 赫连念出这句诗。 门框上的字迹古拙,笔锋转折处透露出锋芒。 短短的一句诗,孤独的悲凉就无声无息的渗透出来,缠绕上人的脖颈。 看来这暮雪楼的主人还是个文化人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