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在精明的扎克伯格和他的伙伴面前,任何过度的热情都可能被解读为“志在必得”,从而在接下来的价格谈判中使自己陷入被动。 他必须表现得冷静,甚至带有一丝审视和疑虑。 于是,陆阳强行压下翻腾的情绪,故意微微皱起眉头,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困惑和一丝凝重。 目光转向一直沉默不语的扎克伯格,用一种带着探究意味的语气缓缓开口问道: “12%……这确实不是一个小数目啊。马克,作为公司的灵魂人物,我很好奇你的想法。” “在FaCebOOk远未达到真正成功的阶段,你个人就计划出让高达8% 的股权,这是基于怎样的考虑?” “这是否意味着……你个人对于FaCebOOk未来的发展前景,其实并没有我们外界想象的那么乐观和坚定?” 这个问题问得相当尖锐,直指核心。 陆阳巧妙地把自己放在了关心公司长远发展的投资人位置上,既表达了对如此大比例股权出售的合理关切,又顺势将了一个军,试图探听扎克伯格的真实动机,并为后续可能的讨价还价埋下伏笔。 听到陆阳如此直指核心的提问,扎克伯格的脸色不由得微微泛红,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窘迫。 陆阳的问题确实精准地戳中了他的痛点。 为什么要在这个阶段出售如此大比例的股权? 其实答案再简单不过:就是为了套现。 至于为什么选择在这个时间点套现,背后的逻辑也并不复杂。 尽管他对FaCebOOk充满热情,但在内心深处,他对于这个社交网络能否真正成长为一家伟大公司,其实并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