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"我说潮了,就是潮了。你们兴安岭,就这气候。爱卖不卖,后面排队的有的是。" 林东拦住要动手的老王,脸上没什么表情,但眼神冷得像冰碴子。 他一句话没说,招呼老王,把货又原封不动地装回了车上。 回到村里,林东把互助会的人都叫到了老村长家。炕上、地上,坐得满满当当。 烟一袋一袋地抽,屋里呛得人睁不开眼。 "他么的,这是看咱们山里人好欺负!" "以前就这样,他们说啥是啥,山珍到了他们嘴里,就成了烂菜价!" "东子,咋办?这批货要是不出手,开春的种子化肥钱都没着落。" 大伙儿七嘴八舌,最后都看着林东。 "从今天起,省城食品厂,咱们一斤货都不卖给他!" 这话一出,屋里顿时安静下来。 不卖?那可是大买家。 "他不是嫌咱们的货潮吗?那咱们就让他的厂子也'潮'一回,让他断了货,看谁先挺不住!" 这个决定,日子一下子紧了。货卖不出去,家家户户都断了进项。 有人开始动摇,晚上偷偷摸摸去找林东,问能不能再想想办法。 省城的刘科长也没闲着,他派人开着车,直接到各个村里,挨家挨户去收,价钱比以前还高一点。 "你看,跟着林东干有啥好?我们厂子给现钱。" 老王媳妇就动了心,想把自家藏着的半袋子松子卖了。被老王发现,两口子吵了半宿。 最后老王吼了一句:"你要是敢卖,这日子就别过了!咱们穷死,也不能让人戳脊梁骨!" 这场拉锯战,持续了快一个月。 山里人硬是咬着牙,一斤货都没卖出去。 刘科长终于坐不住了,厂里的生产线不能停,没有原料,他这个科长也当不下去。 他给林东捎话,让他去省城面谈。 林东带上老王和两个年轻力壮的后生,开着村里唯一的手扶拖拉机,"突突突"开到了省城食品厂。 刘科长在办公室里见的他们,还是那副爱答不理的样子。 "行了,知道你们不容易。"他从抽屉里拿出一沓钱,扔在桌上, "这批货,我按原价收了。这钱,算是我个人给你们的辛苦费,拿去喝茶。" 第(2/3)页